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杭州城市干旱***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杭州城市干旱***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苏东坡在杭州多长时间?
  2. 杭州西湖里的那个小水塔有什么历史?
  3. 杭州自来水咸咸的怎么回事?
  4. 苏轼治水的故事?

苏东坡在杭州多长时间

从元祐四年(公元1089年)到六年(1091)年,当苏轼带着他的政治理想和文学才华来到杭州,这个江南繁华之地

东坡曾两度在杭州做官。

杭州城市干旱事件,杭州城市干旱事件始末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、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,那一年苏东坡36岁,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,被贬谪黄州,后又被贬到杭州,任职通判,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,任职3年。

到任之后他便开始致力于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,西湖的疏浚取决于六井的畅通,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。公元1070年,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,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。

2、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是16年后的公元1086年,那年,杭州先遭涝灾,又遇干旱;于是54岁的他对于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提了出来,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,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,面临湮废的边缘。

杭州城市干旱事件,杭州城市干旱事件始末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杭州的农业、手工业、交通运输业、人民生活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威胁。西湖一旦湮废,不但沿湖的千顷农田将失去灌溉水源,而且西湖本身的鱼虾菱藕等水生物也将完全丧失。当时,杭州是全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,西湖一废,酿酒业必定无以为继,朝廷也将失去巨额酒业税源。

另外,杭州当时有茆山和盐桥两条运河,它们纵贯南北,都和江南运河相沟通,是杭州城市的交通命脉。在湖水充沛的时期,它们以西湖为水源,不仅河道通畅无淤,而且河水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所取用。

杭州西湖里的那个小水塔有什么历史?

西湖中的三座石塔被称之为三谭印月。相传在北宋时期,苏东坡在杭州当地为官,有一年杭州干旱严重,为了解决自然干旱,苏东坡就让群众把西湖挖深,方便储存更多的水。

杭州城市干旱事件,杭州城市干旱事件始末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了更方便的观察水位的高低,就在湖中心分别列三根中心镂空的石塔,在上方设计成坛型,是为了方便晚上放油灯照明,而现在的石塔依然是用来测量水位高低的工具。

杭州自来水咸咸的怎么回事?

这是因为杭州遭遇了咸潮(又称咸潮上溯),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,它是由太阳和月球(主要是月球)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。当淡水河流量不足,受潮汐影响导致海水倒灌,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,即形成咸潮。

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,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于河海交汇处,例如长三角、珠三角周边地区。尤其在天文大潮时,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。

咸潮如何让自来水变咸?

东江流域干旱及近期天文大潮的影响导致出现咸潮等现象,广州市天河区预警中心曾于11月5日发布蓝色预警(四级)信号。具体如下:

当咸潮发生时,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/升。因现有的常规净水工艺无法去除水中氯化物,原水氯化物含量升高时,自来水的口感会有点咸。

喝了变咸的水会影响健康吗?

小伙伴们最关心的问题来啦!

喝了略带咸味的自来水

会影响身体健康吗?

答案在这里

苏轼治水的故事?

东坡治水节选自 宋-苏辙《栾城集》。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

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,这年,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,在梁山泊上泛滥,就要溢出南清河。城南两山环绕,吕梁狭窄,阻滞了泄洪,水汇集在城下,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。城就要被冲垮了,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。

苏轼说:“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,就会动摇民心,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?只要我在,水就绝不会冲了城。”将富民们赶回城中。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,将卒长呼出说:“河水将要冲进城里,事情很紧迫了,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。”卒长说:“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,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。”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,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,首起戏马台,一直到城门口。长堤造成,水涨到长堤下,没有危害到城,民心才安定。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,水势更大了,城还有六尺没有沉。苏轼住在城里,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,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。

最终保全了城,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,又请求增调明年的夫役,在老城增建木岸,以防洪水再来。朝廷听从他的意见。事后发诏书表彰他,徐州人至今还怀念他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城市干旱***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杭州城市干旱***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