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杭州最尴尬城市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杭州最尴尬城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看待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中的“老漂族”?
我婆婆来杭州帮我看孩子,天天嚷嚷着要回去,说城市不方便,语言不通,不识字。后来慢慢的意识到了她的不方便,然后就想着怎么可以让她安心的在这待着,后来我把公公也接过来了,在我们小区给他找了个工作,比他在外面打工舒服,钱也不少。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烦恼,两口子老是往家里捡纸板,我不让他捡,就偷着捡。。逼急了就说还不如回家呢,在这管这管那的,每到这时候我就妥协,因为他们回去了,有两种情况:一是带着我小孩回老家,我不同意,也舍不得,二是把小孩留在杭州,在杭州还要找月嫂,又不放心。
中国人历来有强烈的家庭观念,父母为了子女总是不惜付出一切。我们身边不乏看到一些老人离开家乡,跟随子女来到大城市生活。
但由于生活环境、节奏的巨大差异,“老漂”族将面临众多的困境。曾经熟悉的街坊邻居,步行就能到的超市、菜市场,大到广场***房小到街边的一草一木,离开一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,对于年轻人来说,尚且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,何况是年逾半百的长辈了。
去年过年在亲戚家,听到一个长辈说,为了帮女儿带小孩,从城东搬到了城西,以前一起打牌的朋友都碰不到了。家人们劝她说,有空了可以回以前的家住几天。长辈摇了摇头,说女儿女婿工作太忙,根本没时间管小孩,请保姆也不是很放心。
这可能就是现今“老漂”族的内心真实写照——虽然自己的生活面临很多不适应,但为了孩子,也就任劳任怨地待下去了,内心的苦也不想对子女诉说。
武汉曾有过一个调查研究,在300名50岁以上从外地来武汉市投奔儿女的“老漂族”中,65.2%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的重视不够,42.3%的老人对家庭生活不满意,79.2%的老人感觉很孤独。此外,64.7%的老人“在家独处”打发闲余时间;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,49.7%的老人选择了憋在心里不说。
这个结果表明,“老漂”族在家庭中往往容易遭到忽视,家庭的重心基本都在小宝宝身上,老人们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,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也不少见。这也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,“老漂族”因为感觉为了子女的家庭付出很多,而又缺乏相应的理解和包容,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和发生家庭矛盾。
作为“老漂族”,也不妨尝试着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新的环境,尝试与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多接触交流,彼此做个陪伴和照应。此外,可以重拾或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摄影、打太极拳、跳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作为子女,不能只光顾着关心自己的小孩,父母那边同样需要理解、照顾和陪伴,有空了就搭把手,主动做一家务事,或者和父母亲口表达感谢之情。若是不善言辞,给父母买一些小礼物,也是可以的。每个人都有被爱和关注的需求,有时候就是动一动嘴,动一动手的功夫,老人们就会宽慰许多。
我们出门在外张口就是谢谢,回到家也应如此,何况面对的是为我们奉献了一辈子的父亲母亲呢。
“老漂族”的帽子必须戴?
当一个无怨无悔的“老漂族”,这是时代的呼唤,更是现实的需要。
子女们在大城市工作确实太忙、压力太大,太需要一双温暖的手,来帮助自己度过带小孩的难关。他们到一个城市打拼,房贷压力山大、学习不容懈怠、工作竞争激烈,再照顾一个小生命,难度真的不小。而请保姆需要巨额支出,还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,所以请老人帮忙就是最好的选择:一可省心;二可省钱。
大部分老人们都已走下工作岗位,健康状况还可以。与其每天听保健课、买保健品,还不如给子女带带孩子,发挥自己的正能量。再说了,老人们带孩子经验丰富,以前,自己三个五个七个八个的子女不都带大了吗?还在乎带这一两个孩子?只要身体状况可以,相信还是能胜任这份工作的。
在这件事上,***如非要推托,从而与子女们产生矛盾,也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,因为自己很快就会进入生命的严冬,也有生病卧床的时候,到那时,子女们才是最贴心的依靠。现在你只有咬咬牙说:“辛苦我一个,幸福全家人!”因为这是一种战略眼光。
当然,作为子女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,多体贴和关心老人,使老人以愉快、轻松、满意的心态来为自己帮忙,而不是其反面。否则将事与愿违。因为他们没有带子女下一辈的义务。
你的看法呢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最尴尬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杭州最尴尬城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